医生,我/我家人得了大肠癌,会遗传吗?
常常会有病人或其家属急切地追问类似的问题。
那么,大肠癌真的会遗传吗?
是的,有一种林奇综合征就是可以遗传的癌症。
对于这种可以遗传的癌症,还能有办法补救吗?
01什么是林奇综合征
(Lynch综合征)
年,美国病理学家AldredScottWarthin发现他的女裁缝总是闷闷不乐,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位女裁缝家中许多成员都得了有关肠道或女性生殖器官的癌症,同时她也害怕自己迟早也会得癌症,果不其然,这位女裁缝后来得了子宫内膜癌并去世。
于是,AldredScottWarthin将该家系称为癌易感家族,这是对林奇综合征的最早发现。
年,著名医学教授亨利·林奇(HenryT.Lynch)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这种综合征,但“Lynch综合征”一词是在年由其它科学家创造的;而林奇本人于年也将这种综合征命名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nonpolyposiscolorectalcancer,HNPCC)。
后来,学者们对这个疾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林奇综合征不仅发生于大肠的恶性肿瘤,也可发生于其它部位,包括:卵巢、胃、小肠、肝胆系统、肾盂、输尿管、脑和皮肤等。
此外,Lynch综合征患者发生乳腺癌、前列腺癌和胰腺癌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何为综合征?它往往不是独立的某一种疾病,而是代表一些相互关联的疾病同时出现的某一种或一群表现。
而林奇综合征则是一种能够发生多种肿瘤的综合征,也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它以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作为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占全部大肠癌的5%-15%。
林奇综合征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1/,该病男女基因携带者终生发生恶性肿瘤的危险率分别为91%和69%,终生发生大肠肿瘤的危险率为60%~85%。
02大肠癌为什么会遗传
林奇综合征主要是由四种基因发生缺陷造成的,这四种基因分别是MLH1、MSH2、MSH6、PMS2。这四种基因医学上称为错配修复基因(MMR)。
那么,什么是错配修复基因?
人体从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来,通过不停地分裂、增生、分化过程产生一个个拥有相同遗传物质DNA的细胞。然而,在这项伟大的工程中,也难免不会出现一些小错误,而DNA复制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会遗传给子细胞。
当然,方法总比困难多,这个时候人体便产生一种工具来修正这些错误,那就是——错配修复基因。当DNA复制出错时,错配修复基因就会勇敢地站出来,纠正DNA复制犯下的错误。
MLH1、MSH2、MSH6、PMS2这四个错配修复基因好比人体内DNA复制过程中的“纪检委员”,专门纠正错误。
但是,这四个基因也会出现问题,例如“遗传缺陷”,导致错配修复蛋白不能表达或表达减少,DNA复制中的纠错作用严重下降,DNA复制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不断传给子代细胞,这样日积月累,最终引发子代细胞的癌变。
03怎么诊断林奇综合征
01高危人群
如有以下情况,应怀疑可能存在林奇综合征:
1、存在同时性或异时性结直肠癌(即同一或不同时间段出现在结直肠不同部位的癌);
2、50岁前发生结直肠癌;
3、体内存在多种林奇综合征相关的癌症(如结直肠癌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胃癌、小肠癌、肾盂癌/输尿管癌);
4、在家族中有两人及两人以上成员存在与林奇综合征相关的癌症。
02家族有病史,子女如何预防?
发现家族有林奇综合征病史应这样做:
第一、如父母亲有林奇综合征,子女可考虑做基因筛查。因为现在二代测序技术很广泛,如子女有这个基因缺陷存在,患癌的几率有多少,现在基本上已经有个大致的预测,而且如果没有基因突变,就可以跟正常人一样生活。
第二、如果有基因突变,可能就需要定期检查,如做肠镜检查,甚至做彩超检查,能够预防将来患癌,如癌能及早发现,治疗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所以,林奇综合征随着将来的技术的进步,甚至将来是不是有基因治疗的办法,也是有可能的。但目前来说,基因技术的出现让我们能够及早地通过筛查手段,早期发现癌变。
04有结直肠肿瘤史人群注意:
林奇综合征作为典型的遗传性肿瘤综合征,在结直肠癌临床表征上不存在大量的息肉,所以更隐蔽,更难被识别。因此,这一类的患者更需要胚系突变基因检测去确诊,从而为预防性治疗和干预提供精确指导。
国内权威医学研究表明,约5%~10%的恶性肿瘤为遗传性肿瘤,上一代的致病基因遗传给后代的概率一般为50%,因此遗传性肿瘤常常具有家族聚集的特点。
所以,有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患者亲属的人群,非常必要对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进行检测,明确个体是否携带遗传性肿瘤相关基因突变,可评估受检者罹患肿瘤的风险,并以此制定可行的风险管理方案。早发现,早治疗,早检测,早放心。
华大基因遗传性肿瘤检测通过唾液提取DNA,对受检者样本进行高通量测序,一次性检测分析女性11种/男性10种遗传性肿瘤患病风险(包含林奇综合征的MLH1、MSH2、MSH6、PMS2基因检测),从而进行相应的预防和早期干预。
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家族肿瘤史人群必备原价¥到手价¥??点击购买针对林奇综合症患者,推荐如下检查流程:
1、在20-25岁时,或比家族中最早患结直肠癌病人的年龄小2-5岁时开始(取两者中最小的年龄),每年或1~2年进行结肠镜检查。
为什么要如此频繁的做肠镜,甚至每年都查?
因为,一般散发型大肠癌由腺瘤到癌变的过程需要8~10年,但林奇综合征相关基因变异者这一过程仅为2~3年。
1~2年的时间间隔可以保证在腺瘤癌变前给予及时处理,甚至早期在肠镜下切除腺瘤性病变(如腺瘤性息肉),预防大肠癌的发生。
2、在30-35岁时或比家族中最早患结直肠癌病人的年龄小3-5岁时开始(取两者中最小的年龄),每年采用妇科检查、子宫内膜活检和经阴道超声来筛查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
对于Lynch综合征女性,建议在其生育结束时或在40岁时对进行预防性子宫切除术和附件切除术。
3、在30-35岁时开始进行胃镜检查联合胃窦活检,并且在活检发现有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及时进行治疗。对于有胃癌危险因素者,每2-3年复查一次胃镜。在进行胃镜和结肠镜检查期间,应仔细检查十二指肠远端和回肠末端,排除有无小肠癌。
4、在30-35岁时开始每年进行尿液分析、泌尿系彩超等检查,排查泌尿系统肿瘤。
5、在25-30岁时开始每年进行体格检查,包括仔细的皮肤和神经系统检查。
6、对于因结直肠癌或内镜下无法切除的腺瘤而进行手术的Lynch综合征患者,推荐进行全结肠切除术及回肠直肠吻合术,而不是进行节段性切除术,并每年对剩余直肠进行内镜监测。因结直肠癌进行手术的女性患者,应该同时进行预防性子宫切除术和双侧附件切除术。
总而言之,林奇综合征可防可治。
虽然我们不能决定出生在什么样的家庭,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预防癌症的发生。林奇综合征基因筛查的意义正是在于给这些家属打个预防针,提醒他们做好对癌症的“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进而让整个家族远离癌症。
遗传性肿瘤基因检测家族肿瘤史人群必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