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尿路感染的相关知识

时间:2014/11/7 18:37:02 来源:泌尿肿瘤_泌尿肿瘤常识网站 作者:佚名

方药:扁蓄、白茅根各15克,滑石、石韦、车前子(包)、山桅各10克,大黄5克,木通、生甘草各6克。

治法:清热通淋,利湿。

3.有典型症状而无菌尿者,为无菌性膀胱炎。

(2)抗生素治疗:复方新诺明4片、顿服,或阿莫西林(羟氨苄青霉素)成人3-4克,顿服,或诺氟沙星(氟哌酸)400mg/次,每日2—3次。

2.尿常规检查可有菌尿。

下尿路感染

1.依据临床典型症状,即可诊断。

(3)淤血阻滞:病程久,反复发作,尿频急痛,小腹胀满,夜尿频,咽干口苦,舌暗或有淤斑、苔白或中根兼黄,脉细弦。

3.有原发病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灶。

2.全身症状主要为发热、乏力。如伴见腰背痛、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中毒症状,表明为有肾脏感染。

2.注意性生活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内裤要经常换洗。

(2)气虚湿阻:尿涩滞不畅,疼痛,尿频急,尿色淡红,小腹坠胀,神疲乏力,纳物不香,气短,易汗出,舌偏淡苔薄偏黄,脉细。

[预防与调养]

方药:炒薏仁30克,蒲公英、黄芪各20克,茯苓、石韦各15克,党参、白术、当归、陈皮、生甘草、车前子(包)、柴胡各10克,木通6克,灯心草3克。

治法:益气化湿,通淋。

1.西医药治疗

(3)服药期间多饮水。

[临床表现]

方药:细生地6克,当归、赤芍、白芍各15克,川芎、红花、生甘草、金钱草、王不留行、牛膝、石韦各10克,沉香粉2克(冲)。

[治疗]

4.本病应注意与非淋菌性尿道炎、淋病相鉴别。

1.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的典型症状有排尿烧灼感或疼痛,尿急和尿频,耻骨区痛,脓尿或血尿。严重血尿多见于女性患者。

3.复发性膀胱炎多见于中老年女性,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膀胱充盈时耻骨上疼痛,排尿后减轻。可有镜下血尿。

下尿路感染是指膀胱和尿道由细菌感染引发的炎症病变。又有膀胱炎、尿道炎之称。膀胱炎又分为急性膀胱炎和复发性膀胱炎。下尿路感染几乎全部为继发于泌尿系及泌尿系外的病变,而绝大多数是由革兰氏阴性菌引致,女性发生率是男性的10倍。本病归属中医“淋证”范畴。

若血尿明显者,加小蓟30克、生地10克、藕节20克。若尿道灼痛甚者,加灯心草3克、淡竹叶10克、生地10克。,

4.典型症状党可在数日内自行消退。

1.乎素养成多饮水习惯。

2.中医药治疗

治法:活血化淤,通淋。

(1)膀胱湿热:尿短数,排尿时灼热刺痛,尿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见寒热,口苦,呕恶,苔黄腻、脉濡数。

[诊断]

(1)积极治疗原发病症。

治疗牛皮癣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sbhanjie.com/nda/133.html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合作伙伴 | 广告合作 | 服务条款 | 发布优势 | 隐私保护 | 版权申明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