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病人的护理 一、病因
致病菌
大肠埃希菌最为多见,其次为副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途径,血行感染及淋巴管感染少见
易感因素
尿路梗阻、机体抵抗力降低、女性尿道结构、泌尿系统局部损伤、尿道口周围或盆腔炎症等
二、临床表现
膀胱炎
占尿感60%,表现尿频、尿急、尿痛(膀胱刺激征)+耻骨弓不适+无全身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
起病急+畏寒、高热(可达40℃)+膀胱刺激征+肾区叩击痛+下腹部不适+管型尿
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转变+无症状性菌尿+管型尿+急性发作症状同急性肾盂肾炎
并发症
多见于严重急性肾盂肾炎,可有肾周围炎、肾脓肿、败血症等
三、辅助检查
尿常规
白细胞最常见>5个/HP。若见白细胞(或脓细胞)管型,对肾盂肾炎有诊断价值
血常规
急性期WBC和N升高,慢性期HB降低
尿培养
菌落计数≥/ml为有意义,~/ml为可疑阳性,</ml则可能是污染
肾功
慢性期可出现持续性肾功损害
四、治疗原则
目的
纠正诱因,合理用药,辅以全身支持疗法
膀胱刺激征明显者
鼓励多饮水、喝茶外,可应用丙胺太林、阿托品等药物
抗炎
急性肾盂肾炎
疗程是症状完全消失,尿检(-),继续用药3~5d,复查尿RT和尿培养1次/周,共2~3W,若均(-)则临床治愈
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反复发作者,需急性期控制后找易感因素,同时予小剂量抗炎药
碱化尿液
-
五、护理问题
疼痛
与肾脏炎症致肾被膜牵拉有关
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
排尿异常
与膀胱炎症刺激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尿路感染防治知识
六、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休息
急性发作期的第1周应卧床休息,慢性肾盂肾炎不宜重体力活动
饮食
清淡多营养,多饮水,>ml/d
疼痛护理
炎症导致疼痛,采用屈曲位可减轻
药物护理
喹诺酮类——消化道反应;氨基糖苷类——肾毒性、耳毒性
尿培养采集
留取前
肥皂水清洗外阴,不宜用消毒剂
药物影响
使用抗生素药物前或停药后5天收集标本,不宜多饮水,并保证尿液在膀胱内停留6~8h,提高阳性率
送检
1h内送检
七、健康教育 肾盂肾炎的诱因主要有劳累、感冒、会阴部不清洁及性生活等,教育病人避免尿路感染反复发作,注意个人卫生,每天清洗会阴部,局部有炎症时要及时诊治。 避免过度劳累,多饮水、少憋尿,清淡饮食,保持大便通畅,禁止盆浴。如果与性生活有关,可在性生活后排尿,并口服抗生素药物。 附:小儿泌尿道感染的特点
阶段
特点
临床表现
新生儿
多血行感染,泌尿系症状不明显,全身症状为主
轻重不一,可无症状细菌尿或严重败血症表现
婴幼儿
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轻微
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等,部分患儿可有尿路刺激征,如尿路中断,排尿哭闹,遗尿等
八、健康教育 向患儿及家长解释本病的护理要点及预防知识,如幼儿不穿开裆裤,为婴儿勤换尿布,便后洗净臀部,保持清洁;女孩清洗外阴时从前向后擦洗,单独使用洁具,防止肠道细菌污染尿道,引起上行性感染;及时发现男孩包茎、女孩处女膜伞、蛲虫前行尿道等情况,并及时处理。
医护会旨在为在校临床医学、乡村医学、护理、助产专业学生同步学习课程笔记分享,为执业护士、执业助理医师考试做好准备,让你打牢基础,考试无忧!
赞赏